做强实业:从“规模扩张”到“价值跃升”的质变之路

实业的核心竞争力绝非简单的“大”,而是“强”——即通过技术创新与品质提升,实现产品附加值与产业链话语权的双重突破。改革开放初期,中国实业以“低成本劳动力+规模化生产”融入全球分工,成为“世界工厂”;但彼时的“强”更多体现在总量(如2001年加入WTO时制造业占全球比重不足7%),而非质量(多数产品处于价值链中低端)。

近年来,这种局面正被根本性扭转。在电子信息领域,华为通过海思芯片研发突破“卡脖子”困境,京东方凭借液晶面板技术打破三星垄断;在装备制造领域,三一重工的挖掘机全球市占率超15%,其智能工厂的焊接自动化率达90%;在传统产业中,福建晋江的纺织鞋服企业不再拼价格,而是通过航天级材料应用(如拉链随神舟飞船上天)、3D编织技术(减少裁剪损耗30%)实现“从论吨卖到论克卖”的转型。数据显示,2024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.9%,占规上工业比重达15.8%,这正是做强实业的量化体现——当企业从“模仿跟随”转向“原创引领”,实业便从“经济支柱”升级为“创新引擎”。